HS,健康关注度。
Pt,心理稳定性。
Hs(疑病量表)的高分特征,主要表现为过度关注身体健康,经常诉说一些模糊的躯体症状,不如:说自己疲劳,某个地方疼痛,但是对医院的检查有不信任;为人悲观,常以自我为中心的方式行事。
Pt(精神衰弱量表)的高分特征,主要表现为高度的焦虑, 和强迫思维,心理稳定性差,总是处于担忧和紧张不安的状态下,容易感到疲劳,注意力难以集中。Pt高分的人难以承受工作压力,经常跳槽,工作效率低下,在职场中请假率高。
结合Hs和Pt高分,说明测试人常常情绪紧张和焦虑,没有安全感,没有自信心,心中常有愧疚感,自卑感。做事缺乏主动性,也难以持续的坚持做一件事,个人观点也经常变来变去,对生活没有明确的目标,对未没有信心,内心总是在内耗。
形成恶性循环
HS和Pt容易产生相互作用,从而强化症状,相当于相互在放大单一的症状程度,比如: 多身体过度的关注,就会增加焦虑感,而焦虑有会反过来产生更多的身体不适(头疼,头晕,消化不良等....疑病症特征)。
敏感又脆弱
测试人对压力的反应比较敏感,这个压力来源可以是多个方面的,比如:学习上的,工作中的,人际关系的,家庭内部的,甚至是自己内心的矛盾和冲突。一点波动就会引起自己的持续担忧,缺乏那种应对挫折的韧劲。可能存在完美主义的倾向,因为过度的追求(关注)自我健康,或者是任务的完成质量(pt),如此则会导致给自己设立更高的标准,对自己格外苛求,从而加重心理负担,有出现强迫症的概率。
在解读17/71时,还需要注意L,F,K这三个量表的情况,排除受测人过度的掩饰,或过于夸大症状的可能性,比如F明显升高(>70),则需要在访谈中多交流,以便验证存在精神病性的可能,也需要进一步分析和确保效度。某些高压的职业,如:医护人员,程序猿....可能因为长期的疲劳也会导致HS和Pt高分,所以凭借两点编码不要做直接判断,而是要关注受测人的生存环境,尤其是面临压力的情况。
mmpi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,因子量表解读索引如下:
mmpi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 399题简洁版